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呈現加速態(tài)勢。民政部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人,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當前,我國養(yǎng)老服務保障不斷健全,社會福利體系日益完善,但在移動智能化時代如何強化對老年人群體的關愛方面仍存在不足。“十四五”期間,要加大力度解決老年人的“數字化生存”問題,讓“幸福中國”覆蓋到每一個群體。
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數字化變革正在深刻地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社會管理更加高效。但由于整個社會生活轉向互聯(lián)網化和移動化,而對老年人到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對沖擊。比如很多App需復雜的注冊流程和賬號體系,導致老年人無法用軟件出行、就醫(yī)、辦事。此時如果社會的資源全部往互聯(lián)網傾斜,老年人原本生活中可正常獲得的服務,將受到影響。
針對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國務院辦公廳于2020年11月印發(fā)《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保障老年人在出行、就醫(y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便利。
劉慶峰認為,人工智能的發(fā)展為切實解決以上問題提供了技術基礎。當前,老年人群體普遍會撥打電話,如通過12345政務服務熱點為門戶入口,將各種操作復雜的App應用變?yōu)閾艽螂娫?,基于人工智能技術與老年人出行、就醫(yī)、消費、應急等相關的App后臺應用打通,老年人撥打了政務服務熱線電話,機器便可以自動識別其需求并調用相應服務。
“在此基礎上,對少量無法通過機器調用的服務,設置人工坐席作為兜底保障,通過有限的坐席人員,就可以在人工智能輔助下實現針對老年人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需求的全覆蓋。同時,隨著人工智能對適老服務需求的不斷學習和自我迭代,未來有望更加自主地實現相關服務。這將是當前社會下整體投入可控、操作可行的適老服務舉措。”劉慶峰說。
劉慶峰建議整合各地政務服務熱線,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打通各類服務App,建設專門針對老年人服務需求的智能熱線和人工坐席,幫助老年人更加便捷地享受便民服務和基于移動互聯(lián)網的社會服務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打通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與監(jiān)護人、網格員之間的兜底閉環(huán)機制,加大對老年人等重點群體關愛和服務工作的統(tǒng)籌推進力度,并制定相關標準和規(guī)范。對于已經成功試點的案例進行積極的評估和鑒定,并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快速推廣,真正讓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夠享受到均等普惠的公共服務。(《中國名牌》記者李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