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廂追乒乓球亞洲杯,那邊廂追足球U20,同期還有深港馬拉松賽、國際籃聯(lián)亞洲杯預選賽……2025年的深圳,一開年就開啟了多項高端體育賽事,迎來歷史性的“體育狂歡年”。當地順勢推出“跟著賽事去旅行”品牌,積極引進更多“高熱度”“高流量”的頂級賽事,大力推廣無人機、水上運動、冰雪運動、智力運動等受眾面廣的線下線上新興時尚運動項目,圍繞重點體育賽事打造時尚消費場景,推動商旅文體跨界深度融合共榮發(fā)展,打造“國際著名體育城市”。
圍繞體育賽事“動”起來
2月23日晚間,激戰(zhàn)五天的第34屆國際乒聯(lián)-亞乒聯(lián)盟亞洲杯在深圳落幕,5天128盤精彩對決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球迷觀眾。“歡迎世界各地球迷”的歡迎詞,在位于龍崗區(qū)的比賽主場館--深圳大運中心體育館及周邊酒店、交通樞紐和各種大屏幕上反復播放,持續(xù)升溫的“乒乓球熱”推動了大運中心周邊商圈人氣積聚上漲。
同日,深港馬拉松賽開賽。作為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田徑(馬拉松)項目的重要測試賽,這也是全運會歷史上首個跨境馬拉松賽測試賽,比賽路線將深圳與香港通過深圳灣口岸緊密相連。這不僅是一次體育競技的跨越,更是對“一國兩制”下深港融合發(fā)展的生動詮釋,其意義遠超一場普通體育賽事,更是吸引了深港兩地眾多參賽者和游客觀賽助威。除此之外,深圳重磅體育賽事接連不斷,5月即將開啟的2025年全國游泳冠軍賽,將為全國泳迷和深圳市民呈現(xiàn)一場精彩絕倫的泳壇盛宴。
年輕,是深圳有別于其他大城市的重要“標簽”。這個常住人口平均年齡僅為32.5歲的特區(qū)新城,緊抓“年輕”這一特點,讓整個城市都圍繞體育項目“動”起來,以賽事游深圳、以賽事拉消費、以賽事?lián)P文化、以賽事促交流,推動“賽事+產業(yè)+旅游”深度融合,充分展示深圳的城市活力,讓環(huán)境優(yōu)美、氣候宜人的城市成為年輕人熱愛的體育運動勝地,不斷提升深圳的城市影響力。
作為風景秀麗氣候適宜的濱海城市深圳,一年四季從沒斷過運動賽事,豐富多彩的高品質國際運動賽事接二連三,從陸地到海上。去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第十六屆“中國杯”帆船賽在深圳大鵬揚帆啟航,來自世界各地的200多支船隊和1260多名選手逐浪大亞灣,為市民和游客帶來了一場集海洋競技、文體旅融合發(fā)展于一體的視覺盛宴。
作為中國首個國際海上體育賽事品牌,“中國杯”帆船賽2007年就誕生于深圳,填補了中國大帆船賽事的空白。經過十余年發(fā)展,“中國杯”帆船賽如今已成為參賽規(guī)模亞洲第一、世界知名的國際品牌大帆船賽事,獲世界帆聯(lián)授予“推動航海運動特別獎”,也是我國水上運動精品賽事、廣東省十大國際品牌賽事,被寫入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綱要。
隨后舉辦的2024國際籃聯(lián)三人籃球世界巡回大師賽深圳福田站、中國羽毛球大師賽、深圳馬拉松、世界帆船對抗巡回賽總決賽等一系列高端賽事,都顯示著“年輕的城”深圳正著力構建一流賽事體系,朝著建設“國際著名體育城市”目標大步邁進。
“跟著賽事去旅行”
數萬人每天現(xiàn)場追看乒乓球亞洲杯,也讓“跟著賽事去旅行”成為深圳的熱門詞匯。乒乓球亞洲杯賽事期間,深圳大運中心比賽場館內外可謂人山人海,每場比賽都能吸引超萬名觀眾,據統(tǒng)計,其中一半以上是廣東省外觀眾。能容納1.8萬人的比賽場館,從凌晨開始就有人排隊等著入場,場面甚是熱鬧。
除了比賽場館內外人氣爆棚,毗鄰比賽場地的深圳大運天地中央廣場也“變身”亞洲杯公園,賽事期間人流量接近70萬,打造了一場沉浸式體育狂歡派對。設在這里的第二現(xiàn)場直播區(qū),超24平方米的戶外大屏實時轉播比賽,讓不少網友直呼“震撼”“好燃”!琳瑯滿目的官方特許商品區(qū)、非遺手作區(qū)、公園市集、互動游戲打卡點,為球迷在觀賽之余帶來歡樂與奇趣,平均每天都能吸引超過1.8萬人次參與打卡,單日人流量最高超過5萬人次。
作漆扇、凸版畫拓印、手繪乒乓球拍、剪紙……廣場的非遺手作區(qū)人頭攢動,觀眾近距離體驗非遺文化魅力。“深圳亞洲杯不僅是一場體育盛事,也給了我們一個觸摸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契機。”剛剛做完拓印的乒乓球愛好者小鄭笑容滿面地向大家展示了她的手繪球拍——用馬克筆畫的Q版王楚欽和孫穎莎。
賽事還帶動了大運中心周邊的商業(yè)銷售,住宿業(yè)人流量提升明顯,中海凱驪、雅邦朗悅、珠江皇冠等星級酒店賽事期間全部滿房。專門從江西坐高鐵來看球賽的高宇寧還制作了印有自己喜歡的球星頭像的“手牌”。被譽為“深圳特產”的龍崗大芬村油畫也被作為賽事紀念品送給乒乓球隊運動員。不少外地球迷紛紛表示:“這個賽事組織得太好了,周邊環(huán)境也好,設施又好,這趟來得真值!”甚至有網友調侃“深圳這一波又是贏麻了!”
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丁中元表示,深圳通過舉辦高端體育賽事,大力發(fā)展賽事經濟、培育自主賽事品牌IP,以賽事為抓手,推動了賽事與文化、旅游等多領域的深度融合,打造了“跟著賽事去旅行”品牌,助力深圳“國際著名體育城市”、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建設。
據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統(tǒng)計,2024年深圳接待游客1.85億人次、同比增長10.8%,旅游總收入2650億元、同比增長11.3%,旅游市場熱度持續(xù)攀升。每逢小長假,深圳總能躋身各旅游平臺榜單并成為國內熱門目的地“???rdquo;。“吸金”的高級別體育賽事也是深圳文旅的主要發(fā)力點。數據顯示,深圳大運中心旁邊的大運天地自去年7月底開業(yè)后僅一個月,商場總客流量就超過300萬人次,日均客流達10萬人次。
將賽事“流量”變經濟“增量”
深圳不僅是年輕的城,更是運動之城、活力之城。去年末出臺的《深圳市推動體育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若干措施》中,深圳一舉推出了17項旨在推動體育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及體育與文旅融合的舉措,推動體育賽事“流量”轉化為經濟發(fā)展“增量”,充分挖掘體育領域文化內涵,積極支持“體育賽事進景區(qū)、進街區(qū)、進商圈”,發(fā)展賽事經濟,讓體育與文化旅游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事實上,自2014年起,深圳體育產業(yè)總規(guī)模就保持著20%的增速。2019年,深圳市居民人均體育消費超過歐美國家標準。到2023年,深圳人均年度體育消費接近4000元。作為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這不僅豐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為體育產業(yè)拓展了新的發(fā)展空間,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經濟增長點,為深圳體育事業(yè)和產業(yè)的騰飛注入了新活力。目前深圳體育產業(yè)總產出超過2000億元,體育產業(yè)對區(qū)域經濟的貢獻處于較高水平,進入國內一流行列。
可以說,深圳以健全的體育政策、活躍的體育經濟思維、厚實的體育文化積淀,得以匯聚最好的體育資源。接下來,國際冰球聯(lián)合會女子冰球世界錦標賽、國際籃聯(lián)女籃亞洲杯、世界帆船對抗巡回賽總決賽都將在深圳激情上演,第十五屆粵港澳大灣區(qū)全運會則將掀起全年最高潮。這些黃金賽事的高度匯聚,將推動城市能級躍升、極大地提升深圳的國際影響力。
體育與文旅的融合發(fā)展,也大大拓展了體育產業(yè)的邊界,創(chuàng)造出了更多的消費場景和經濟價值,豐富了城市的文化內涵和旅游吸引力,促進了不同產業(yè)之間的資源共享和協(xié)同創(chuàng)新。今年10月,深圳前海·華發(fā)冰雪世界將開業(yè)迎賓,建成后的場館不僅是全球規(guī)模最大、國內落差最高的室內雪世界,各類國際一流的軟硬件配套設施,也將全年“有雪”地吸引國內外游客紛至沓來,體驗南國冰雪奇跡。
近年來,深圳游戲電競產業(yè)蓬勃發(fā)展,體育賽事百花齊放。作為全國電競產業(yè)發(fā)展主力軍,深圳構建了完整的涵蓋上、中、下游的全產業(yè)鏈,在電競游戲研發(fā)、電競俱樂部、電競設備制造、電競教育、電競直播、賽事組織等方面有一大批代表性企業(yè)。其中南山區(qū)積極打造游戲電競產業(yè)集群,游戲電競產業(yè)年營收超千億元,擁有8家電競俱樂部,電競分部數量達到13個,還舉辦了和平精英職業(yè)聯(lián)賽PEL夏季賽總決賽、王者榮耀世界冠軍杯總決賽等電競品牌賽事。
深圳市商務局局長張非夢表示,當前,消費正在從實物消費向服務消費轉型,以數字消費、文娛旅游、體育賽事等為代表的服務消費熱度攀升。深圳積極適應消費趨勢發(fā)展,堅持供需兩端發(fā)力,全力促進文旅體服務消費實現(xiàn)新突破。
著力引進國際重大賽事,打通從“競技”到“經濟”的邏輯聯(lián)系,讓比賽不僅是體育競技的舞臺,更是推動“賽事+產業(yè)+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契機。在新時代的發(fā)展浪潮中,深圳正受益于此。發(fā)展賽事經濟、推動體旅融合,深圳正在用“賽事熱”為經濟高質量發(fā)展賦能,加快建設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打造城市體育文化品牌,提升城市在國內外體育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驅動深圳體育旅游文化產業(yè)朝著國際化、高端化、多元化的方向加速邁進,助力深圳建成“國際著名體育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