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多家港媒今日報道,知名食品品牌“灣仔碼頭”創(chuàng)辦人臧健和被證實已逝世,終年73歲。
臧健和是誰?
人稱“水餃皇后”, “灣仔碼頭”掌門人。
她的香港“獅子山精神”長流世間。 (Ps.香港“獅子山精神”——形容人開拓進取、勤奮拚搏、在逆境中發(fā)揮聰明才智和刻苦精神)
當(dāng)一個女人遭遇了男人的背叛,是會選擇忍氣吞聲、勉強走下去?還是義無反顧地離開?
在那個男性主導(dǎo)的社會,臧健和卻偏偏選擇了后者, 一步步地,活成了令世人艷羨的模樣。
而她獨自打拼把握商業(yè)機遇的事跡,也成為女性改變自身社會地位的典范之一。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故事。
1
做一個像樣的人
過一個像樣的人生
1945年,臧健和出生在山東省五蓮縣農(nóng)村。父親在她很小時就離家,她5歲就和媽媽一起去地里挖土豆,7歲開始掰玉米,10歲時掌勺為家人做飯。
沒有男人的家庭,靠勤奮和努力勉強度日。
臧健和14歲那年,日照遭遇罕見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為了活命,母親帶著臧健和、妹妹離開老家,一路流浪乞討,最終到了青島。
單身母親別無所長,靠沒日沒夜給人縫補衣服的微薄收入,供養(yǎng)兩個女兒的吃穿,讓她們讀書上學(xué)。
“我喜歡讀書,但如果繼續(xù)讀下去,媽媽可能就沒命了。這樣的書,我寧可不讀?!?5歲,臧健和不顧母親反對輟學(xué),應(yīng)聘到青島一家醫(yī)院當(dāng)護工。
靠日日夜夜在醫(yī)院為病患喂藥喂飯和擦洗身子,臧健和撐起了她和媽媽、妹妹的3口之家。
她的漂亮、乖巧、勤勞和善良,也引來很多追求者。
但是臧健和不為所動,一是沒有遇到真正讓她心儀的人,二是她想等妹妹成年獨立了,再考慮自己。
1967年,母親有了穩(wěn)妥的住處,妹妹有了工作,22歲的臧健和終于戀愛了。
男人是來自泰國的援華醫(yī)生,溫柔善良又愛她。郎才女貌,眾人撮合,母親和妹妹也都喜歡,他們戀愛、結(jié)婚。
24歲,臧健和生下大女兒蓓蓓,4年后,小女兒蓬蓬落地。
丈夫多次許下的諾言,是陪著臧健和和兩個女兒,在青島過一生。
她當(dāng)然深信,為什么不呢?就像他說自己也來自一個貧寒農(nóng)家,她也深信不疑一樣。
門當(dāng)戶對,惺惺相惜,不分離。臧健和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和期望。
畢竟,誰不想做一個像樣的人,度過一個像樣的人生?
1976年,臧健和丈夫的父親病逝,母親讓他火速回國。他是家中的長子,母親年邁,他必須回去。
臨行前他向臧健和許諾,回國后馬上安排她們母女三人去泰國團聚。
2
凍死迎風(fēng)站
餓死不彎腰
1977年,臧健和帶著兩個女兒奔赴泰國,到了丈夫家里后,她才知道,夫家是泰國知名富豪,祖輩經(jīng)營絲綢生意。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標(biāo)準(zhǔn)的高富帥。
“高富帥”依然深情,依然愛她。但是他的身邊,還盈盈站著一個女人。那個女人懷中的小男孩,叫臧健和的丈夫為“爸爸”!
他不覺愧疚,因為當(dāng)時的泰國實行“一夫多妻”制。
“可是我們在中國結(jié)的婚!”臧健和說,丈夫沉默不語,婆婆指著她的鼻子說:“但是你生了兩個女兒!我們家需要兒子!”
“選我還是選她?”她問丈夫。
他沉默不語,側(cè)臉對他的第二個妻子報以溫柔微笑。
她的心,徹底寒了。
“多少女人想嫁給我的兒子!你為什么這么固執(zhí)?留下來,你和兩個女兒一輩子都不愁吃穿!”婆婆說。
臧健和一邊收拾行李,一邊說:“可是我要的,僅僅是專一的愛和抬得起頭的尊嚴(yán)!”
毅然帶著兩個女兒離開泰國,那在很多女人看來都高不可攀的富貴之家。

回去要在香港中轉(zhuǎn),丈夫給臧健和母女辦的是香港護照。她突然知道:進退兩難,泰國沒有她的家,青島的家,她也沒臉回去了。
臧健和決定留在香港。有手有腳,有兩個女兒相伴,一邊打工一邊供養(yǎng)兩個女兒,肯定會很苦,但不至于走不下去。這樣的路,臧健和的母親早就走給她看了,所以她不怕。
她在銅鑼灣租下一間沒有窗戶的4平米小平房,母女3人安下身來。
由于語言不通,臧健和只能做體力活。早上8點去茶樓刷碗、洗廁所,晚上6點到8點去電車廠擦車,11點去醫(yī)院做護工。
每天睡兩三個小時,但是她總是笑容滿面。兩個女兒聽話懂事,8歲的蓓蓓會做飯,4歲的蓬蓬會為她按摩。
她們穿著從垃圾堆里撿來的衣服,卻也高昂著頭,腰板挺得筆直而且笑聲爽朗。
可是命運卻不輕易放過臧健和。
一天,她在酒店打工拖地時,被一個年輕人撞斷了腰骨,去醫(yī)院又查出了患了糖尿病。酒店老板借機開除了她,扣掉了當(dāng)月工資。
幸好一名律師仗義相助,為臧健和爭取到了3萬元賠償金和4500元工資。但她只收下了4500元工資,還拒絕了香港福利機構(gòu)的公援金。
“凍死迎風(fēng)站,餓死不彎腰,吃救濟會失去斗志,孩子做人也挺不直腰桿!”臧健和說。
朋友來家里探望,臧健和做了一碗家鄉(xiāng)的水餃給她。沒想到對方吃完后說:“你這水餃,都可以拿到街上去賣了!”
別人的玩笑話,臧健和當(dāng)了真。
第二天,她自己動手做了個小推車。
第三天下午,臧健和帶著兩個女兒,去了熱鬧的灣仔碼頭。
3
千萬要有一點精神
因為你是母親
第一天出攤,臧健和的心情很復(fù)雜,自卑、怯懦、恨自己居然淪落到如此田地。
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她一直低著頭包餃子。鍋里的水開了,加一瓢冷水進去,又開了,她關(guān)掉煤爐。
“快來吃水餃!香港最好吃的水餃!”沒有人教,大女兒叫開了,小女兒則在一旁手舞足蹈。
快收攤的時候,5個學(xué)生來到臧健和的攤位前,一人吃完一碗餃子,又各自要了一碗。
“好好味!”這是臧健和來香港后,第一次聽懂的粵語,當(dāng)然對她而言,這也是明媚如陽光的命運啟迪。
白天買食材,在家搟皮、剁餡兒。女兒們放學(xué)后,母女三人出攤。大女兒打下手、叫賣,小女兒望風(fēng),看見警察來了就讓媽媽躲起來。
有一次,小女兒和一只小狗玩耍忘了神。臧健和被警察逮個正著,眼看著要被罰款和沒收小推車,小女兒突然抱著警察的腿大聲哭喊:“叔叔,你放了我媽媽!不是她的錯,是我的錯,我沒有看好你……”警察目瞪口呆,臧健和淚流滿面。
當(dāng)然命運之神,也就從那一刻起,以無比溫柔又大方的模樣眷顧了臧健和。警察從此以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盡量不找臧健和的麻煩。
灣仔碼頭依然熱鬧,攤主隔三差五就換一批,但是臧健和卻從沒打算離開,一年365天,她就春節(jié)休息了一星期。
干凈、好吃、新鮮、量大,臧健和的水餃生意越來越好,攤位前每天都排著大長隊。
除了女兒的學(xué)費,她開始攢了點錢。第二年,臧健和在碼頭邊上的堆貨場打了個木棚,既賣熱水餃,也賣生水餃。
沒有許可證、沒有門面也沒有服務(wù)員的水餃攤位,僅靠臧健和一個人的力量,慢慢做成了灣仔碼頭的明星攤位。有記者免費給她寫長篇報道,有肉販和蔬菜小販主動送貨上門。
1982年,臧健和迎來了人生的最大轉(zhuǎn)機。日本最大的零售商——大丸百貨的老板找到她,提出參觀她的水餃工廠。臧健和懵了:“我連個門面都沒有,哪來的工廠?”
老板要跟臧健和談合作。起因是他12歲的女兒重度挑食,唯獨對灣仔碼頭水餃情有獨鐘,一口氣吃了20多個,這引起了他的注意。
大丸百貨是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團,在國內(nèi)外開有數(shù)十家連鎖店,在香港也已經(jīng)營了20多年。
女兒的表現(xiàn)讓商業(yè)嗅覺敏銳的父親看到了灣仔碼頭水餃的市場潛力,他想讓臧健和的水餃進超市。
“我給你出資建廠,水餃貼我們的商標(biāo)。”
“不行!我在灣仔碼頭起家,我的水餃應(yīng)該叫‘灣仔碼頭’!”
“那地址和電話寫大丸百貨的怎么樣?”
“我的水餃靠人們的口碑相傳走到今天,沒有我自己的地址和電話,我怎么知道顧客們的真實想法?不行!”
然后!居然!精明的日本人,答應(yīng)了臧健和的苛刻合作條件,同意出資為她建廠而且還不署名。
一個被丈夫拋棄,帶著兩個女兒在異鄉(xiāng)打拼的女人,為何從不自暴自棄,越是不容易越要往前跑?
臧健和說:“因為一個女人,在困難中的態(tài)度一直會影響孩子一輩子。作為母親,千萬要有一點精神!”
4
女人最大的貴人
是自己
為什么不呢?因為如此破敗的攤位前,每天都排著長長的隊伍;因為很多人都說,不知為何,臧健和的餃子里有媽媽的味道。
一波多折,臧健和用水餃的質(zhì)量和口碑,換來了20年的合約。
而從此之后,“灣仔碼頭”也開始了一個個神話。
大丸百貨旗下的所有超市全面鋪貨,“灣仔碼頭”很快成為香港冷凍食品第一品牌。
1996年,臧健和與美國著名百年品牌pillsbury食品公司合作,各出資1000萬美元,在香港建立了一座1200平方民的現(xiàn)代化生產(chǎn)基地;
1997年,與美國通用磨坊公司合作,之后在上海建立生產(chǎn)基地,臺灣設(shè)立工廠;
2000年,臧健和在威尼斯被評為“世界女企業(yè)家”。
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北美和歐洲,當(dāng)她的兩個女兒在國外求學(xué)、成家,各自在事業(yè)上突飛猛進時,臧健和的水餃也走向了全世界。
如今,灣仔碼頭共有15家大型生產(chǎn)基地,年銷售收入超過60億,臧健和成了當(dāng)之無愧的“水餃皇后”。
想做一個像樣的人,度過像樣的一生。
因為你是女人。
著名作家埃爾弗里德·耶利內(nèi)克,在其著作《魂斷阿爾卑斯山》中說:“我們一直用我們睜開的雙眼眺望,只為尋找自己,然后努力生長,力爭成為森林?!?/p>
這是臧健和的人生,也是很多不曾因為被拋棄、被背叛而放棄尋找和努力成長的人的人生座右銘。
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
你以為他們一路走來處處有貴人相助。
但實際上,她們最大的貴人,永!遠!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