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軍,一個懷抱夢想、對藝術執(zhí)著追求、精益求精的青年藝術家。二十多載藝術生涯的數(shù)件作品被運往北京、上海、天津、長沙以及香港、臺灣、韓國、新加坡等海外國家展出,其中部分精品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夢想起飛
劉傳軍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周家店新時堰村。周家店據(jù)洞庭湖西汊,這里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
小時候劉傳軍聰穎好學,酷愛小人書。有一天,村里來了一位畫師給老人畫像,他非常好奇,走過去駐足旁觀,一整天站著也不肯離開。從此,他放牛時就在竹子上畫畫,畫小人書上自己喜歡的人物;下河灘時,在沙灘上、石頭上畫各種動物;晚上在油燈下對著畫譜上的圖像細細勾勒臨摹,一直畫到自己滿意為止。劉傳軍心中慢慢升騰著一個遠大的夢想。
1994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浪潮激流奔涌, 19歲的劉傳軍懷揣著夢想毅然踏上了南下的列車……
劉傳軍來到東莞,通過多輪面試進入一家港資企業(yè)超群工藝院從事木雕以及猛犸牙雕工藝。在工作上,劉傳軍敬業(yè)進取,勤奮學習,閑暇之余閱讀各種書籍,包括文學、美術、歷史、哲學、書法以及專業(yè)書刊,有時甚至花費自己一個月的工資購買專業(yè)相關的藝術類書籍。四年時間,劉傳軍從普通學徒成為工藝廠小有名氣的師傅。
1999年,為了更好的提升自我,劉傳軍來到廣州新市福建工藝名家陳忠創(chuàng)辦的一家工廠,在這里跟著師傅們學習福建閩派傳承的各種技藝——圓雕、浮雕、鏤雕。劉傳軍刻苦鉆研,技藝上更是突飛猛進,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為了充實自己,每逢周末他都會從廣州新市跑到廣州天河購書中心看書學習。一個周末的下午,有一家廣東江門牙雕工藝廠的老板慕名來到工廠,看到他的作品贊不絕口,并愿意花高薪聘請他為技術總監(jiān),當了解是制作非洲象牙時,具有正義感的他斷然拒絕。

癡迷藝術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2003年,劉傳軍受聘于廣東珠海昌藝公司從事工藝開臉工作。他經(jīng)常加班加點率領團隊設計開發(fā)各種藝術品,為公司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和效益。有一天,一位臺灣的雕刻家來到公司參觀,發(fā)現(xiàn)劉傳軍設計制作的作品雕工精妙、風格獨特,于是留下自己的一張名片。雙方不久就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這位雕刻家鼓勵他創(chuàng)立自己的工作室。
2006年,劉傳軍辭去高管職位,在珠海租了一個地下室,買來材料和設備正式開工。創(chuàng)業(yè)異常艱苦,他睡在工廠的地板上,有時夢到白天制作遇到的迷惑而突然產(chǎn)生靈感,常常半夜爬起來完成制作。
談到成功的秘訣時,劉傳軍說,首先、要選對行業(yè),做自己喜歡的事;第二、勤學苦練,堅持不懈不斷超越;第三、把工作當做一件快樂的事。
20多年來,他追求的是讓手中的每一件作品鮮活起來。劉傳軍的作品生動傳神,風格迥異,形成了獨具神韻的個人風格。其作品不論是人物還是花鳥,生動逼真,富有思想性,耐人尋味。劉傳軍不僅在技藝手法上達到形和神的融合統(tǒng)一,而且還極善于運用其所長,去塑造作品的張力,達到細節(jié)完美,內(nèi)容經(jīng)典,獨具一格。
2014年劉傳軍創(chuàng)辦的宸藝軒猛犸工作室諸多作品博得眾多海內(nèi)外藏家的青睞。劉傳軍說,判斷一件作品的好壞,首先要看它的形態(tài)和思想,人正則思想正,藝術家要具有高尚的品格;第二,細微之處是否到位,從細節(jié)到整體布局力求完美,細節(jié)到位作品就能達到一定的水準;第三,作品的題材,每一件作品就是一個經(jīng)典演繹,作品的思想和內(nèi)涵,應透過作品的形態(tài)展示出來;其四,作品的神韻,栩栩如生的作品應該具有深邃的穿透力;第五,用心做,藝無止境,心存敬畏,應當精益求精地去除瑕疵深化精華。
宸藝軒猛犸工作室出品的《自在觀音》《得意壽星》《持蓮少女》等多件作品在拍賣會上被人高價收藏。

不忘初心 堅守前行
20余載劉傳軍一直堅守在牙雕領域,開拓創(chuàng)新,追求夢想。劉傳軍在技藝上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工作之余博覽群書,撰寫心得,在報刊雜志上發(fā)表多篇文章。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向世界展示出中國民間藝人牙雕!”劉傳軍充滿自信地說。他表示,今后在傳播牙雕文化發(fā)揚牙雕技藝的同時,把非遺保護好發(fā)展好,讓牙雕這枚傾注無數(shù)匠人心血的中華藝術瑰寶繼續(xù)傳承下去,使這份事業(yè)綻放出新時代璀璨的光芒。(文/蔣軍民 圖/謝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