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暴發(fā),武漢“封城”。一時間武漢的市內(nèi)公交、地鐵、輪渡全部停運,于是不少出租車、網(wǎng)約車平臺先后組建社區(qū)保障隊。此時,由一汽、東風、長安共同出資的T3出行迅速做出反應,立即成立了T3出行武漢特別行動車隊,并號召司機成為志愿者。作為T3出行特別車隊的一員,申建林能做的,就是竭盡全力解決武漢市民的出行問題。

T3出行武漢特別行動隊
申建林是第一個主動申請加入T3出行武漢特別行動隊的司機,是一名有著20多年黨齡的黨員,更是一位立過三等功的退伍軍人。如今,他的骨子里依舊烙著軍人的印記,沒有猶豫不決,只有勇往直前。
98年參與抗洪搶險時,申建林奮戰(zhàn)在最前線。即便生病數(shù)日,他依舊選擇與洪水斗爭到底。武漢重疫期間T3出行組建支援車隊,他選擇第一個報名、第一個上。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他依舊保留著當兵時的干脆??焖賵?zhí)行,堅決完成任務已然成為申建林的一種思維方式。
采訪中的申建林特別愛說一句“必須的”。第一個報名是“必須的”;主動要求不休息,一直奮戰(zhàn)到如今也是“必須的”。在申建林心中,“必須的”就是指令,是不假思索的迅速行動,是“上就完了”的利索勁頭。
1月26日,申建林與T3特別行動隊第一分隊隊員正式出發(fā),進駐武漢社區(qū),承擔起接送社區(qū)居民,為大家買藥、買菜的工作。申建林被分配到的社區(qū)是位于武漢東湖高新區(qū)的五嶺社區(qū)。
進駐社區(qū)后,申建林就沒回家住過,而是干脆選擇在社區(qū)里的一處酒店住了下來。“我運氣還挺好,沒想到社區(qū)里還有個酒店,酒店里還有空余的房間。”從申建林輕松的語氣中,很難聽得出他是冒著生命危險,每日奮斗在抗疫前線的人。

T3出行武漢特別行動隊司機申建林
選擇住酒店,是申建林的臨時決定。住在酒店可以確保家人安全,社區(qū)居民需要用車時,他也可以及時趕到,一舉兩得。但申建林并沒有帶多余的換洗衣物。衣服臟了,他就把衣服洗凈,搭在暖氣上晾干。有時睡醒一覺,衣服還是濕漉漉的,他就用吹風機把衣服吹個八成干,穿上后就開工了。
“給居民買菜、買藥、買生活用品,送居民去醫(yī)院,我們都要管。一個人管不過來,我就多叫幾個隊員來幫忙唄。”申建林是湖北隨州人,他說話時帶著明顯的湖北口音。
重疫期間服務居民,讓申建林有機會看到許多發(fā)生在武漢市民身上的故事。從一些故事中,他體味到了溫情。他一直記得那位懷胎已九月的孕婦。“我送這位孕婦去醫(yī)院產(chǎn)檢。其實,她本應經(jīng)常去醫(yī)院檢查,好像是因為胎位不正。因為疫情,她已經(jīng)錯過兩次檢查時間了。那次送完這位孕婦后,她‘噗通’就給我跪下了,留著眼淚說幸虧有我們這些司機送她。當時,我都快哭了。再過一個多月,她就該生了。估計十有八九是我送她去醫(yī)院。我得留個心,隨時注意她的動態(tài)。”申建林說。
還有一戶老人家,老兩口已七八十歲,兒女因隔離不在他們身邊,老兩口也沒有辦法出門。申建林負責給老兩口買菜、送藥。有些藥很難買,申建林就開到很遠的地方去買。老兩口會寫字,他們把寫給申建林的表揚信貼在自家門上。趕上飯點,又恰逢申建林給老人送東西時,老兩口就會說:“吃點飯吧,我們用燉的。”“他們知道燉食物能最大程度地殺死細菌,讓我吃上安心菜。一個‘燉’字,就能看出老人想感謝我的真心。”申建林說。
每日清晨六、七點鐘,申建林就起床了,因為要提前給T3出行配備的車輛充電。車子充好電后,他就開始了一整日的忙碌。他不敢多喝水,也不敢吃得太多,因為上廁所穿脫防護服實在麻煩,而且會浪費一身防護服。“這時候,防護服多珍貴啊。”申建林說。
為了讓防護服不被污染,每次接送居民后,申建林與同事們都要用噴壺直接往彼此的防護服上噴灑消毒水。武漢的冬季本就陰冷,申建林與T3出行的司機們穿上被噴濕的防護服,只覺冷上加冷。“哎呀,反正那種濕漉漉的滋味不好受。”申建林說。
日程滿,任務重,方便面就成了申建林充饑時最常吃的食物。有時候身邊沒有熱水,但肚子又餓,他就直接把調(diào)料撒在方便面上,嘎吱嘎吱地把方便面當干脆面咽下肚去。
申建林要忙到每晚八、九點,甚至九、十點才可以回到酒店休息。疫情期間,酒店的服務人員并不多??勺詮睦习逯浪侵驹刚邥r,每晚都會特意給他送來一暖壺熱水。每晚坐在酒店的椅子上,喝一杯熱水,就驅(qū)散了申建林這一日的大半疲憊。許多人在感謝申建林,但申建林也有許多想感謝的人。